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证据法之力经文阿甘本论卡夫卡(4)

来源:法学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20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阿甘本通过本雅明充分认识到卡夫卡在当今社会的独特价值和意义。在《例外状态》一书中,阿甘本明确表示:“根据本雅明的看法,这个法律——或者,

阿甘本通过本雅明充分认识到卡夫卡在当今社会的独特价值和意义。在《例外状态》一书中,阿甘本明确表示:“根据本雅明的看法,这个法律——或者,毋宁说,这个法×之力——不再是法律,而是生命/生活,如同那在卡夫卡的小说中‘活在城堡所在之山丘底下村落中的生活’。卡夫卡最独特的姿态,不在于保持一部不再具有任何内容的法律,而在于显示出它不再是法律,而在每一点上都与生命/生活无从区别……卡夫卡的人物之所以吸引我们,正在于他们必须与这个例外状态中之法的幽灵形象周旋。他们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策略,试着‘研读’并令它停止行动,与它‘玩耍’。”阿甘本在这里又提及了《城堡》,他特别关注的是卡夫卡笔下的那种无意义但却有效力的法律。这时的法律已不再是普通法律,它等同于生命或者生活,变成了“法×之力”。法律就是“法”与“力”相乘或者紧密地连接在一起,就是“法”之力,或者毋宁说,就是将“法”擦抹去之后仅剩下“力”。

与此相呼应,在《无目的的手段》一书中阿甘本说:“每当公与私之间的区分失去其意义的时候,就会产生对人自身证言的疑惑……正是这种不可辨认性构成了收容所特有的苦难。卡夫卡最早精确地描述了这个特殊类型的场所,从那时起我们就已经对它再熟悉不过了。约瑟夫·K的历险之所以既令人不安又充满喜剧性,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:一个真正的公共事件——审判——却以私人性面目出现,在毗邻于卧室的法庭里完成。正是这一点,使得《审判》成为一部预言之作……我们近年来所经历的这一切仿佛都沦入了一个不透明的模糊区域,在那里所有事情都混在一起,变得不可辨认。”阿甘本对于卡夫卡《审判》(又译为《诉讼》)的熟悉几乎到了信手拈来的程度。

在《神圣人:至高权力与赤裸生命》一书中,阿甘本首先从古罗马法里发现了“神圣人”(homo sacer)这一概念。“神圣人”受到双重排除,即从俗世法和神法中彻底抹除。于是,神圣人就变成了赤裸生命。这种“神圣人”便是阿甘本书中的主角。“赤裸生命,即神圣人(homo sacer/sacred man)的生命,这些人可以被杀死,但不会被祭祀。我们要阐述的,就是这些人在现代政治中所起的根本性的作用。在古代的罗马法中,人的生命全然是以被排除在外的形式而被纳入在司法秩序(ordinamento)内。于是,神圣人整个在古罗马法中面目模糊的人物,向我们提供了一把钥匙:通过这把钥匙,关于主权的诸种神圣文本,以及关于政治权力的诸种代码,都将被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。”在该书第四章“法律之形式”,阿甘本对卡夫卡“法的门前”的故事进行了新的分析和解读。

阿甘本说:“没有什么东西——当然也不是守门人的拒绝——能够阻止那来自乡村的人穿越法律之门;唯有能做到这一点的,只是如下事实:这扇门已经敞开,并且法律什么也没有规定。”法律之门既然是敞开的,就不可能再去“打开”法律之门;既然我们已经在那里,我们也就不可能再到达那里。“从这个视角来看,卡夫卡的故事呈现出了法律肯定它自身的那个纯粹形式:正是在不再规定任何东西时,换言之,正是在不再作为纯粹禁止时,法律最有力地肯定了它自己……那扇只为他敞开的门,通过排除他来纳入他,并且通过纳入他来排除他。这正是每项法律的极至和根源。”在卡夫卡《诉讼》中那个监狱牧师说的话,“法院是不会向你提出要求的。你来,它就接待你,你去,它也不留你”,阿甘本认为,“这正是约法的原初结构,被他精确地表述了出来”。

卡夫卡小说中的法律常常独具形态,用阿甘本的话说,就是“具有效力、但无意义”,换句话说,即“具有效力,但并不具有任何意指(符号指向)的法律”。“具有效力但无意义”的法律的纯粹形式,就像是一个纯粹的意志。“这个纯粹的意志,既不是自由的,也不是不自由的,正如卡夫卡笔下那个来自乡村的人。”这个来到法律门前的乡下人,可能陷入与守门人的无限对话和谈判中,更有甚者,他最终可能自己承担起守门人的角色,因为“守门人并不真的堵住入口,而是掩蔽门所开向的无(the Nothing)”。

乡下人与守门人一样,在法律门前度过了自己的一生,他们的生命与法律合而为一。阿甘本说:“法律一旦变成纯粹的法律形式,变成是仅仅具有效力但无意义的法律,法律就与生命相重合。但就法律被作为一个虚拟的例外状态中的纯粹形式来维持而言,它让赤裸生命(K的生命,抑或生活在城堡脚下村落中的生命)在它面前持存。在一个真实的例外状态中变得与生命无法区分的法律,面临着生命的挑战:在一个对称但倒置的姿态中,生命被完全地转型成法律。”我们与其说是法律将乡下人吸引过去的,毋宁说是乡下人自投“法”网,因为他的生命已经与法律交织在一起,只是颠倒了二者之间的关系。

文章来源:《法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fxzzzzs.cn/qikandaodu/2021/0420/674.html



上一篇:经济学困境伦理学囿限抑或法学迷惑从对当前经
下一篇:祖述古今汇通中外评易闻晓中国诗法学

法学杂志投稿 | 法学杂志编辑部| 法学杂志版面费 | 法学杂志论文发表 | 法学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法学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